看本文之前,各位可以先去我的这一篇知乎回答里看看→如何评价三星 Galaxy S7 和S7 Edge?,在我刚拿到这部手机时我是怎么奚落它的,现在随着官方固件的逐步更新,很多问题得到了解决或者是“缓解”,这部手机也给了我更多的惊喜和失望。三个月足以让人抹平初见其容的惊艳,让我有时间细细观赏她身侧的Edge吧。
在本文的开头,我不得不向各位(尤其是跃跃欲试想入手这部手机的人们)泼一头冷水。纵然各类测评几乎毫无意外地给这部手机打出很高的分数,许多人也冲着这个颜值喊出“买买买”的口号,我也不推荐普通消费者“贸然”入手这部手机。实话来说,Galaxy S7系列绝对是一部综合实力超强,可以在2016年前半年·稳居机皇宝座的手机,我却不得不承认,她还是没能满足我的期望。不知是各路测评把她捧得太高还是我玩机经验不足,我“总是”偶尔在使用S7 Edge的时候吃瘪。大的问题是没有,但是小毛病会出其不意地糊我一脸。
-
误触
曲屏无限美,这也是大多数人选择S7 Edge的原因,然而手上拿着手机时不时不小心触发另一个不相关的应用/操作简直是家常便饭。虽然三星在近期的几个更新中声称已经优化了这个问题,但是根据我的实验,误触问题还是能够在日常使用中“骚扰”到用户。
没有真正用过这部手机的人可能对误触问题没有真正的感受,即使是我在购买之前去体验店把玩了半个小时,我也没有对这个问题太过在意。但是平时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还是非常影响心情的。所以想买的童鞋一定不要冲动啊。
解决办法还是有的,只要带上手机壳/额外的手机框来加宽手掌与屏幕的距离,误触问题就完全没有了。但是本人更喜欢裸机的手感,所以宁愿误触也打死不带套。
- 系统
Touchwiz向来饱受诟病,之前用过的Note3就已经领略到了,然后毫不客气地刷了原生系统。虽然新版的Touchwiz在很多细节处做了改进,功能性大大增强,但是依然没有改掉臃肿的体型。
刚进入系统,其中的预装“三星”应用就达到20个之多,不管用不用得到,你反正也是卸载不掉的。日常内存一不小心就只剩1G了,被系统瓜分的2个多G不知用在了哪里。还好三星可以使用Package Disabler在不ROOT的情况下进行禁用,可以略微安心一些。
- 软件
软件的毛病并没有放在系统内说也是有原因的,因为系统的臃肿问题若是三星想解决,就不会给每个用户塞这么多预装应用了。然而整个三星的软件实力(包括系统优化,应用可用性等)完全不如原生系统,更不用说比肩iOS,甚至比不上一些优化厉害的国产ROM。每次三星的OTA更新的作用似乎也并不是解决先前的问题,而是创造新问题吧。目前我的Edge已经更新到国行最新APF7,耗电反而比两个月之前的版本还要糟糕,闹心啊。
但是,但是若这真的是一部千疮百孔漏洞不堪的手机,我是断然不能忍受三个月的时间的。S7 Edge的确有很多地方吸引着我,甚至让我对她爱不释手。在充满未知的Note7和充满“已知”的iPhone7发布之前的2016年,这个机皇,S7 Edge当定了。
我们奚落了这么多S7 Edge的缺点,我觉得是一点都不过分的,毕竟把这部手机握在手里已经三个月了,如果连几个缺点都说不出来,那真是白用她了。但是我坚信,纵然她的缺点让我不得不写上上千字来数落,她仍然有足够的自信来登上机皇的宝座。这一期我们就来告诉你S7 Edge为什么让我爱不释手吧。
- 屏幕
在这个“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剩下九十分看颜值”的市场上,S7 Edge凭借“独占”的曲面屏可谓是独领风骚,就算也帮Vivo Xplay5 用上了曲面屏,但是在弯曲程度和功能性上完全比不过三星经过S6 Edge、S6 Edge Plus和S7 Edge三代的打造与沉淀(在此不讨论LG 的G Flex系列)。Amoled在移动设备上几经波折,总算是在可塑性上大放异彩,另外加上对比度/厚度与电池消耗等优势,还添加了实用性很高的AOD(Always on Display)功能,Amoled竟有星火燎原之势,算是熬出头了吧。
(讲一个有趣的小插曲:三星和LG两家在移动设备上分别立于Amoled与LCD屏幕的两个阵营,但却在电视领域反了过来,反而是LG大肆宣扬OLED的优势)
从我开始用三星Galaxy Note 3开始,Super Amoled显示屏就已经不是三星手机的劣势了,随着智能穿戴设备的逐渐推广,Amoled会以更多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S7 Edge上的这块5.5吋2K屏幕可能是现如今综合性能最佳的手机屏幕,无论是显示效果还是屏幕特性本身带来的可玩性,都让S7 Edge从一干旗舰里脱颖而出,这就是我把屏幕放在亮点第一位的原因了。
- 影像系统
从上一代S6开始,三星手机的成片质量隐隐有超越万年标杆iPhone的趋势,可要知道当年的Nokia 808/909就算是拥有了4100万像素的大凸起相机,也没能撼动只是800万像素的iPhone5啊,可是三星就是这么做到了,不只是用摄影的专业眼光鸡蛋里挑骨头把iPhone批判一番,而是让所有普通人都能看到的差距来稳坐摄影机皇的宝座。
众多旗舰机型在日间的成像质量现在已经很难拉开肉眼可以察觉到的差距,然而在夜间成像方面则是天上地下一部手机一个样。网友都戏称S7是“夜视仪”,就是因为S7系列机型在夜间的自动模式下,成片质量突出,亮度超高。然而这也是冒着曝光过度的风险,才把亮度拉高的。个人来说我更偏爱手动模式,因为这样既保证了成像的稳定,更好的发挥S7摄像头的优势,同时也能直接得到亮度适合的照片。
相机模组带来的高画质同时也为S7系列的摄像功能加分无数,但是更令人印象深刻的应该是“目测业界最强的手机防抖”了吧,这点在无数的对比视频中已经得到印证,在此就不多说了。
在自带相机应用的功能性方面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提及的特色,功能不多不少,还想要更多玩法的朋友可以直接在相机APP中下载GIF,运动,环绕拍摄,后置相机自拍等功能。感谢骁龙820的ISP带来的高性能和三星的优化,整个拍摄过程非常顺滑,完全没有之前使用Lumia1020的4100万像素时拍一张卡5秒的“空虚”感。总体来说,三星旗舰的影像系统已经完全超越苹果,很快我们会迎来Galaxy Note 7的发布,苹果的iPhone7能否扳回一局呢?我很期待。
- 本地化
三星S7的亮点真的不少,但若我非得按个排个序,这本地化反而超越了性能,续航和通话质量等等传统要素而直接排在他们前面。虽然做的还不是非常完善,甚至有些地方做了反而让用户诟病,但是三星铁了心要迎合地方用户的态度我们已经看到了,而且在市场上也对这种态度做出了良性的反馈。用户是需要迎合的,这样他们才会顺从着追随你的潮流。
外观上去掉了以前被骂的很惨的银色LOGO,反而又被人说“其实没了LOGO还不如有好看”,我想三星中国的朋友们是崩溃的。(不仅仅是中国地区的S7没有正面LOGO,韩国和其他一些亚洲地区上市的S7系列也是同样。)
很多用户向来厌恶预装在很多国产ROM里的“内置应用”,不仅没有任何用处,还一坨一坨地占用着储存空间,没准还会自启动弹个通知问候你一下,这时我们这些偏爱原生的手机“玩家”可能会在这些内置应用问候我们的同时也回问候开发者一下。然而这种类似现象的发生也不是没有原因,大部分的中国用户已经被厂商培养出了重度依赖ROM的毛病,所以各路商家才会不遗余力地打造自己的所谓“生态圈”以建立差异。三星的自带应用你可以说他臃肿,毕竟好多平时我几乎动都不会动的应用一大坨,但是确实够接地气,但是咱们也没法说他做错了什么。相反,这些本地化的应用在我们的市场颇受欢迎,Touchwiz摆脱了以往臃肿而无用的称号,起码做的臃肿但有用了起来。Samsung Pay,本地化的主题和助手与“果冻”风的亮丽图标也许会博得中国大部分用户的眼球吧。
三星S7系列被誉为最强旗舰不是没有理由的,除去Gear VR的加持,本身品牌的辨识度与形象这些光环以外,她自己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出色的“产品”。这里说到产品是因为Android手机就算做得足够好,做的再天花乱坠,价格再高上一千元,也总是够不到苹果“电子奢侈品”的称号。然而春天不再,乔老已去,强者环伺,最后的赢家会是谁呢?
尽管市场上的拼杀越来越激烈,最后的受益者还是消费者自己吧,这才是最好的结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592412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simple-is-better.com/41834.html